2016年12月31日星期六

新闻系“叛徒”在南非

有个很无趣的师弟,约我写新闻系建立30周年的稿子,我说我都背弃新闻理想、叛逃到南非当个体户了,没脸见各位老师和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他说,你就写一下当初怎么从齐鲁晚报辞职到南非生活的,我们都很好奇……他这一说,又勾起了我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理想和现实总是相差太远,当了多年个体户的我,只能给大家八卦一下在南非的生活。 新闻系“叛徒”在南非 山东师范大学99级新闻系 王晓鹏 1. 背弃理想,“叛逃”南非 2003年,从山师新闻系毕业后,我进入齐鲁晚报工作,当时感觉自己的新闻抱负终于可以实现了!2004年,因为整天忙着给人家曝光,我获得了“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十佳编辑记者”和“大众报业集团十佳编辑记者”称号。面对别人羡慕的目光,我的内心却是很压抑。用当时部门主任张波涛(也是我们山师校友)的话说:“你整天老想着给人家曝光,稿子全是负面的,小心得了“窥阴癖”(社会阴暗面窥视癖)。” 2004年底,我用报业集团发的奖金去泰国旅游了一圈,回国后看什么都是丑的。现在看来,那时可能真的得了“窥阴癖”。因为已经厌倦了每天写下水道、化粪池的稿子,厌倦了整天给非法小作坊曝光,厌倦了每周看报社评分的“新闻民工”式生活,我决定辞职出国。 2005年8月,办妥了所有手续后,我跟主任说我要辞职。他略感惊讶和惋惜,然后说,你去和其他领导说的时候,就说要请长假,如果出去后觉得不顺利再回来。我决然地说,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回来了。然后,我给我妈打了个电话,说我要出国了,机票买好了,过一星期就飞走。用我妈今天的话说,她当时以为我会当一辈子记者,最多去北京闯荡一下,没想到是要出国,还是要去非洲,当时整个人都不好了,连续失眠了好几个月。 所有的同学同事都以为我走得很潇洒,却没有人知道,就在起飞前几天,我独自一人跑到山师北院和本部的宿舍楼下,潸然泪下。记忆的碎片突然间变得清晰起来:常庆、陈玉申、王倩等各位老师给我们上专业课的情景历历在目……1999年入学后不久,常庆老师曾让大家回答为何选择新闻专业,我的回答是:“我要当一名唐师曾和水均益式的记者!”当年豪言犹在耳,而如今,我却要当一个背弃新闻理想的叛徒! 2. 生与死,距离我们那么近 来到南非,发现这是一个神秘美丽而又危险的国度,是一个同时拥有三个首都和11种官方语言的国家,是一个国家元首可以同时娶五个老婆的地方。 开始的前两年,我在一家名为《华侨新闻报》的华文报社落脚谋生。报社总共只有七八个人,我既当编辑又当记者,日子过得浑浑噩噩。有一天,在新闻标题里把国家领导人名字错打成“胡金桃”,结果也不过就是大使馆打来电话找老板抗议,老板提醒我以后编版时要注意。 随后发生的两件事,对我内心触动很大。先是2007年5月,我的老板、《华侨新闻报》创始人冯荣生先生遭遇黑人抢劫不幸中弹身亡;随后的2008年,大学同学赵静因癌症去世。 冯荣生去世后不久,《华侨新闻报》被其家人出售给了别的华商。祖籍山东的台湾华人冯荣生,从1994年创立这家报纸后,就一直用心经营,他在南非算是个真正的报人。但报纸被出售后,一切全都变了味,这使我暗下决心要离开。 最终促使我彻底离开媒体的,却是同学赵静的离世。2008年3月,我回国探亲,被同学告知赵静在省肿瘤医院接受化疗。我去医院看她,推开门,发现曾经漂亮活泼的她,已经剃成了光头躺在病床上。她看到我后惊讶地叫了一声:“王晓鹏,你怎么从南非回来啦?!”我和她聊了一会儿天,也就是十几分钟的样子,她已经开始大口地喘粗气,我赶紧说你休息一下吧。在我离开病房的时候,赵静喘着粗气对我说:“晓鹏,你一定要好好活着,过得开心一点儿!”我的眼泪在眼眶里一直打转,直到忍着出了病房才流了下来。 回南非没多久,赵静去世的噩耗传来。大学期间有两个暑假,她和我留在济南,一起到报社实习,一起选题,一起采访。毕业后,她去了新疆支教,我去了报社工作,偶然通过邮件联系。想不到,几年后,她却去了另一个世界…… 好友赵静的离世,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锥心之痛”。她的那句“好好活着”,让我最终决定彻底告别混日子的生活,在南非真正放开手脚闯荡一番。辞职后,我先是改行到了一家公司打工,不久后,自己当起了小老板。 南非的天是没有雾霾的,夜里我喜欢一个人遥望长空。偶然的时候,会一边数着星星,一边想赵静在天堂过得好不好。我想,这辈子可能真的和新闻无缘了,直到后来发生的两件事,又点燃了我深藏在心底的新闻梦。 3. 世界杯和曼德拉逝世 转眼到了2010年,师弟李康宁和同事胡建明来到了南非采访世界杯。在采访空隙,我经常去骚扰他们。看着他们忙碌着发稿的样子,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我偷偷在想:如果还在报社工作,我的生活是不是还和他们一样呢?而现在,我只能在网易博客、腾讯博客上发一些无关痛痒的稿子,冒充一下新闻人,心里面装的满是没落。 2013年底,南非“国父”曼德拉突然去世,全球记者蜂拥而至。因为事发突然,齐鲁晚报无法及时派出记者来采访曼德拉葬礼。晚报领导拍板决定委托我采访,报销全部费用。因为曼德拉要下葬在东开普老家库努村,此段航程的机票全被订满。我和中新社记者宋方灿、《非洲时报》主编梁铨不得不连夜开车1400多公里赶往曼德拉老家。 一晚上经历两次爆胎,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野里睡了俩小时,随后在当地黑人的帮助下换胎,赶到曼德拉老家时已经全城戒严。幸运的是,我们阴差阳错地混上了部长们乘坐的大巴专车进入葬礼现场,拍到了一些非常珍贵的独家照片。后来,我们被保安给请了出来,这时才知道,只有南非国家电视台的记者被允许进入葬礼现场,媒体中心设立在两公里外的地方。CNN等国际媒体都在那里搞“直播”,实际上是购买并转播的南非国家电视台的信号。 中新社的“独家照片”发出后,被国内外多家媒体转发。《齐鲁晚报》则直接使用我彻夜写的稿子和梁铨拍的照片,连发三个整版。那时的我,才感觉自己又变身回了真正的新闻人!梁铨甚至开玩笑说:“人家死了,看把你激动得四处拉人采访!”可是,这不是记者应该做的吗? 曼德拉去世后,除去时常发生的华人被抢遇害、总统祖马深陷腐败丑闻等新闻,没有再发生大的新闻。有时候,我会偶然和宋方灿、梁铨开玩笑说,下一个大新闻就是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逝世了,我们要时刻做好准备,希望在老宋离任前发生,到时采访一定要带上我,引得他们一阵戏谑。 4. 痛并快乐地活 我每次回国,经常被问及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为何出国,第二个就是出国后悔没有。第一个问题,已经回答过了;第二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 南非在1994年之前曾位居发达国家之列。随后,在曼德拉领导下,南非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公务员几乎全部换成黑人,政府出台措施大力扶持黑人经济;有技能的白人大量移民到澳新等其它英联邦国家;与此同时,周边津巴布韦等国的难民大量涌入南非寻找工作机会……种种因素导致曼德拉建设“彩虹之国”的梦想变成泡影,南非境内治安急剧恶化。据南非政府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去年平均每天有51人死于谋杀(此前是每天50人)。 在南非,几乎所有华人都被抢劫过,有的人甚至被抢过多次。我的客户中,至今已有三人在抢劫中遇害身亡,有两人重伤回国医治。就我自己来说,也是数次遭遇抢劫,最近一次是在约堡市中心被两名黑人试图砸车玻璃抢手机。在南非,华人被抢根本不算新闻,在抢劫中遇害才算新闻。在南非,平均每年都有十几名华商在抢劫中遇害身亡。 “没来南非怕南非,来到南非爱南非,离开南非想南非”,这句话概括了很多华商的感受。在南非,至今仍有超过30万华人坚守,其中三分之二集中在约翰内斯堡和行政首都比陀利亚所在的豪登省(南部非洲的经济中心),其他三分之一散布在南非境内的大小城镇中。所谓“富贵险中求”,尽管治安恶劣,但生意相对来说比较好做。和其他比较成功的华商一样,我现在开的是宝马,住的是带游泳池的别墅——单从这个角度,我没有后悔过来南非。 我选择出国的时候,刚好是中国经济开始腾飞之前。出国的这10多年,正好错过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现在每次回国,都要很好奇地下载各种APP,兴奋地去尝试各种新鲜玩意儿:用滴滴打车,用京东购物,用饿了吗叫外卖……每次都是刚适应国内的节奏,却又要赶回南非打理生意。从这个角度说,作为中国人,我错过了太多。 最重要的是,曾经立志当一名唐师曾、水均益式的名记的我,新闻梦碎了一地。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回顾一下大学四年的快乐时光,偷偷想一下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名字;闲暇的时候,给国内约稿的媒体,写几篇不痛不痒的稿子,以提醒自己:除了赚钱,自己曾经还有个梦……

2016年8月28日星期日

移民专栏之一:南非华人获取身份难上加难

移民总局持续封堵各条出路 南非华人获取身份难上加难 最近,面对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比陀移民总局持续出台重量级新政策,以封堵外国人申请签证的出路。政府方面貌似除了纵容黑人排外暴动来吓唬外国人外,近期还频频从移民政策方面赶跑外国人。 以下是最近几个月出台的新政策: 1. 2016年6月24日,出台《南非国际移民绿皮书》,准备对“经济移民”,也就是拿着难民纸开店的“假难民”动手; 2. 2016年6月底,突然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出台新规,规定五年工作证转PR必须递交劳工部证明信。此前,内政部正是以这个理由,几乎拒签了全部的工作证延期申请。(但是该规定实施不到一个月,在2016年7月底时突然宣布取消); 3. 移民总局内部开会,要求将申请退休签证的年龄提高到40岁(有的说法是统一提高到55岁),将退休签证申请PR的年龄提高到55岁。这一新规定,是针对之前大量二三十岁的外国人持退休签证而实际在工作的情况。移民局已经发现了这一签证的漏洞,并试图在堵死它。 4. 2016年2月开始,难民纸不可再转换成任何别的签证,此前是可以转成陪伴或者退休等其它签证的。只有你能证明你连续持有5年以上的难民纸,才可以转换。同时,总局要求将之前递交的试图用难民纸转成其它签证的申请,还没有出结果的全部拒签掉。 5. 2016年2月开始,针对有的人将一些假签证转贴到新护照变成真签证,签证转贴突然被叫停。后来过了两个月后恢复正常,但要求十分严格,据说是Acting Chief Director亲自核查之前签证真假并亲自签字审批。如果是假的,可能会被列入黑名单。如果是VFS之前侥幸出来的工作证再申请转贴,很可能被拒签并要求再次提供劳工部的信,以确定你当时是否用欺诈手段获取的工作证(这招够狠吧?!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能拿到劳工部的信)。 再往前,就是总局以劳工部信为由,几乎拒签了所有工作证延期申请;以DTI(贸工部推荐信)为由,几乎拒签了所有自聘签证延期申请。随着大量外国人黑掉,有的被迫卖店离开南非,移民总局旋即陆续出台了以上政策,试图封堵外国人拿PR的路径以及其它拿到合法身份的路径! 就目前整个移民政策看,很显然,移民总局就是在说:如果你现在还没拿到PR,你家里也没有直系亲属有PR,那你就可以准备打包离开南非了! 频频出台的新规,也让移民代理叫苦不迭!很多移民代理已经纷纷投资其它生意,有的搞房地产,有的搞清关,还有的开始卖驴肉……今天,新天地移民到VFS签证中心递件,结果碰到了VFS的经理,对方感慨说:总局再这样不断出台新政,VFS也快要破产了! 在目前签证政策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南非华人还有哪几条路可以走?下期,本公司将根据多年经验给大家进行解读! 新天地移民,是南非最专业的华人移民代理!唯一手机号码:071-5405188,微信号码:27715405188或southafricanvisa,微信广播号:visaofsa,欢迎收听! (本移民专栏是“新天地移民”和非洲时报“华人头条”共同推出的专题。任何媒体,特别是微信自媒体想要转载或者摘录,必须经过“新天地移民”的同意)

南非“植物实验室”藏着活遗迹

南非“植物实验室”藏着活遗迹 (本文发表于20016年7月8日《环球时报-环球旅游周刊》,原文链接:http://www.globaltraveler.com.cn/info.aspx?id=10056&typeid=5) 提起南非的植物园,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种着猴面包树的开普敦克斯腾伯斯国家植物园。实际上,位于南非东海岸的德班植物园(Durban Botanical Gardens),才是在多次暴动和天灾中存活下来的全非洲最古老的植物园。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49年,远早于1913年建园的开普敦植物园。 比德班市还要古老的植物园 德班植物园占地15公顷,是全非洲最古老的免费公共植物园。该园是南非旅游业最重要景点之一,也是夸祖鲁-纳塔尔省风景最为优美的植物园之一。最让这座植物园骄傲的是,它的历史远远要早于德班的“市史”。今天的德班,在1935年才从德班镇被批准升级为德班市,目前已经发展为全非洲最大的港口城市。1849年时的德班,还只是一个临海小村庄。当年,一个农业园艺会为了配合殖民地的发展,在Umgeni河的南岸开始种植一些果树和别的物种,成为植物园雏形。 查尔斯•约翰斯顿博士被认为是德班植物园的创始人。然而,这条河经常有河马和鳄鱼出现并攻击人类。河马貌似温顺,实则是一种比鳄鱼更危险的动物,南非经常发生河马发威杀人的事件。所以,植物园后来于1851年搬迁到了地势较高、距离城镇较近的庇哩亚森林(Berea Forest)一带,也就是今天的地址。 彩虹之园 虽然开普敦地区早在300多年前就出现了荷兰人修建的植物园,但在英国人统治时期被改建得支离破碎并最终不复存在。而德班植物园,则躲避过了“祖鲁战争”的战火,经历了数次黑人为争取人权的暴动而幸存至今。 当年,南非国父曼德拉在服刑27年出狱后,听说香港有一支乐队专门为他写了一首歌,这首歌风靡亚洲。他有天找人播放了这支歌曲,并被音乐的节奏深深感染着。后来,他又专门找来了翻译,将歌词逐句翻译给他听。听完后,他双目流泪沉思良久……“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Beyond《光辉岁月》里的这句歌词,正是曼德拉一生所追求的梦想:建立一个不分种族与肤色的“彩虹之国”。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在植物园入口处不远,就有一棵全身树皮发出不同颜色的“彩虹桉”。这种与众不同的彩色现象是因树皮在不同时间脱落所致。新脱落的外皮所在位置由亮绿色的内皮取代,随后,树皮颜色逐渐变暗,由蓝色变成紫色,而后又变成橙色和栗色。另外,这里还有一种“发烧树”(Fever Tree),从前的土著不知道疟疾是由蚊子传染的,还以为是摸过这种树就会发烧,因此就一直叫它“发烧树”。 古老植物实验室 德班植物园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有着大量的来自非洲和世界各地的植物品种。原来,当时的英国殖民者,在世界各地进行殖民统治时,把来自全世界的植物都运送到这里进行试种。德班植物园因此也被戏称为“古老植物实验室”。这里有着1885年种下的全南非最古老的蓝花楹,还有苏铁等较为罕见的物种。据统计,园内参天古树有1354棵,其中917棵为棕榈树,很多树龄超百年。 植物园的另一大看点是“赏兰”。园内的兰花于1931年开始培植,目前多达9000余株。这里有一座著名的“兰花楼”展厅(Orchid House),是德班植物园1950到1975年的负责人欧尼斯特•索普开始筹建的。这里一到春季就充满了赏花游客,卡特兰、蝴蝶兰、嘉德丽雅兰、万代兰等,色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 德班植物园每年都会举办各种社交聚会,如邀请当地乐队举办音乐会、维多利亚式茶会、春季的土著植物博览会等。聚会以外的时间,这里就是休憩和散心的好场所了。植物园的环境异常清幽,非常适合想要放松心情的旅行者。由于景色宜人,德班当地的新人都喜欢在这里拍摄浪漫的婚纱照。 (特约记者:王晓鹏) 旅行小贴士: 1. 南非白天的日光照射强烈,游客应做好防晒准备; 2. 植物园全年开放,但根据季节开放时间略有不同。具体开放时间以及园内景点“兰花楼”和“茶园”的开放时间,可以在官网查到,网址为www.durbanbotanicgardens.org.za 3. 植物园入园免费,但如果遇到举办活动,则可能视情况收费; 4. 植物园内有卖当地特色植物的摊位,国内游客如果想购买后带回国,应记得申报; 5. 南非是小费国家,在植物园内的咖啡厅或餐厅用餐后,请记得支付约10%的小费。 (王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