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0日星期日

南非:“环境权利”写进宪法中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非洲”系列——

南非:“环境权利”写进宪法中
撰文/图片 本刊南非特约记者 王晓鹏
(本文已部分发表于2011年2月的《非洲》杂志,该文为全文)

1994年,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共和国成立,“环境权利”被明确写入到新宪法当中,它旨在保护每位南非公民享有整洁健康生活的权利,保障现在及未来的南非人民享受保护完好的自然环境的权利。

如今,成立不到16年的年轻共和国,因在环保方面的杰出表现,成了世界各国的楷模。据调查显示,来南非的90%的游客,都是冲着这里的野生动物和未受破坏的自然环境而来的。

官方发起“犀牛保卫战”
盗猎嫌犯无奈吞枪自尽

谈到生态保护,就不得不说起南非人近期非常关心的“犀牛保卫战”。世界上90%的犀牛生活在南非,整个南非境内约有犀牛2.3万头。由于亚洲市场对犀牛角的需求旺盛,南非犀牛成了盗猎者的头号目标。2010年,盗猎者射杀的犀牛约为261头,是2009年整年数量的一倍,是2008年83头的三倍之多。

大量的屠杀遭到南非总统祖玛和大主教图图的谴责,尤其是当一头遭盗猎者枪击九次幸存的黑犀牛被转移到约翰内斯堡公园时,霎时间引发全国公愤。一场由官方发动的“犀牛保卫战”由此拉开序幕,国家军队被调派到野生动物保护区巡逻。军队、警察以及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保安们与盗猎者展开丛林战,大量盗猎嫌犯遭到逮捕。

2010年11月,林波波省某盗猎集团被一网打尽,11名嫌犯全部遭到逮捕,其中一人被射成重伤,嫌犯中竟包括在克鲁格国家公园工作的两名兽医。随后,一名等待审判的嫌犯自知罪孽深重而吞枪自杀。2010年的“犀牛保卫战”给了盗猎者沉重一击,共有120名嫌犯遭逮捕后面临刑事诉讼,有效遏制住了盗猎犀牛现象。

那么,南非为何会拥有世界上90%的犀牛而成为盗猎者头号目标呢?这要从南非保护动物的历史说起。在世界第一个国家级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13年后,1895年,南非境内成立了两个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赫鲁赫鲁韦(Hluhluwe)和乌姆福洛济(Umfolozi)野生动物保护区,它们也是全非洲最古老的禁猎保护区。成立之初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纳塔尔地区仅存的犀牛,而现在,它们的成效已远远超过了初设者的预期。

20世纪初,全世界濒临绝迹的不足20头白犀牛生活在乌姆福洛济保护区。后来,在南非纳塔尔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努力下,使得保护区内的白犀牛与盗猎者隔绝,数量也不断增加。它们当中很多被送往非洲其它自然保护区和世界各国的公园内继续生活,到2007年,全球白犀牛数量从不足20只飙升到超过1.7万只。另外,这两个国家自然保护区,还是南非黑犀牛的避难所。其它哺乳动物,如非洲羚羊、白羚羊、各种鸟类等,也视这里为乐园。

全国580个自然保护区
人与动物达到和谐共存
除了上述两个非洲最古老的保护区,南非共有580多个禁猎自然保护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的总面积约72700平方公里,是南非领土总面积的5.8%。虽然5.8%的比例,距离国际环境保护联盟要求的“每个国家应划出10%的国土作为自然保护区”仍有一定距离,但在世界上恐怕少有国家与南非的自然保护成绩相媲美。

南非自然保护工作做得非常好,生态保持了多样性。“We have a very beautiful and colorful country”(我们拥有一个非常美丽多彩的国家)是南非人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南非人引以骄傲的资本。这里不仅物种丰富,而且有许多物种是世界其它地区所没有的。全世界80%的植物、30%的爬行动物、15%的哺乳动物和6%的鸟类,全都是南非特有的物种。

南非国土面积仅占全世界的1%,但它却拥有2.4万种开花植物,占全世界开花植物品种的10%左右。在南非的“母亲城”开普敦,就存在着一个被称为“开普植物王国”的小灌丛区,这个区域面积约七万平方公里,与爱尔兰的国土面积相当。但不同的是,这里却是拥有8600种开花植物的“王国”,南非国花帝王花也在此茁壮成长。

上天赋予南非的动物也可谓是丰富多彩。在世界上已知的哺乳动物中,有7%生活在这个国土面积只占全世界1%的国家里,其中陆生动物230种,水生动物43种。另外,南非有鸟类850多种,昆虫八万余中,仅蚊子就有100多种。物种多样性,用“Colorful”形容毫不为过;只有到过南非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到“彩虹之国”的魅力。

更难能可贵的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在南非著名的龙山(又称德拉肯斯山)上有座独特的“秃鹫饭店”,这里可不是吃秃鹫的地方,而是给秃鹫喂食腐肉的地方。每到冬天,为避免秃鹫因饥饿而误食被毒死的豺狼腐尸,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就派人到悬崖顶部洒满肉骨,爱鸟人士则可以躲在舒服的角落里用望远镜赏鸟、拍照。类似的情况在南非比比皆是。在开普敦附近,就有鸟岛、海豹岛、企鹅公园等景点,每个景点都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范例。在开普敦近郊的兰伯特湾,可观赏到上万只鲱鸟群起群落的奇观,游客甚至可以让鸟儿落到肩膀上拍照。

最著名的一个代表是世界闻名的克鲁格国家公园。1898年,时任总统克鲁格在众人反对下,毅然宣布在与莫桑比克交界处,成立萨比禁猎保护区,以保护该地区日益减少的野生动物。后来,保护区规模日益扩大,今天的克鲁格国家公园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在动物保护、生态旅游及环境保护等相关技术与研究方面,克鲁格均位居世界前列。公园内有着密布的公路网络和休息营地,但这些基础设施几乎没有影响到自然的原始状态;公园里有很多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而制定的苛刻的规章制度,例如车速严格限制在40公里以下,为了不影响动物休息,营地大门在黄昏时分(夏天6:30PM,冬天5:30PM)就要关闭,迟归者会被罚款。

人口激增威胁自然生态
保护环境依旧任重道远

虽然南非的环境保护工作位居世界前列,但如果你登上桌山远眺开普敦,就不得不为南非自然保护的未来感到些许担忧。在不到百年时间里,位于开普半岛和东边的霍顿督荷兰山脉之间的开普平地已被人潮所淹没。曾布满湿地和野花的地方,现在则充斥着厂房、农舍和住宅……更令人担心的是,因为人类繁衍的迅速,开普半岛上许多动植物都濒临绝迹。实际上,自有记录以来,光在开普半岛上就有39种植物灭绝,其中15种是该地区所特有的植物。

与此同时,是人类数量的激增。1960年,南非人口约有1830万,1997年人口总数已经达到4250万,2003年人口总数突破4500万;到2009年7月官方统计数字显示,南非总人口已达到4932万,预计2010年总人口已超过5000万。

人类的持续大幅增长,必然会侵吞土地、对自然环境保护造成沉重压力。与此同时,1994年新南非成立以后,除了注重自然保护外,个别措施也遭到国际环保组织的批评。例如,由于政府对环保部门的功能等认知不足,从而进行了裁员计划,导致许多省市的环境保护机构失去了大量有经验的专业人士。

如何协调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如何保持南非在世界生态保护领域的“领头羊”地位,这些都是南非政府要直视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部分数据援引自“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出版的《南非》一书)

2011年1月27日星期四

三个中国人的南非故事







三个中国人的南非故事


○台湾二代移民迈克尔•李:心理上属于一半南非人,一半华人
○山东范大伟:从医生变成身价数百万的大老板
○福建翁春林:取得合法身份后娶了南非媳妇,过上了中产生活
(此文发表于2011年2月1日出版的《非洲》杂志)

本刊特约驻南非记者│王晓鹏

(图片依次为:迈克尔•李(Michael Lee)、范大伟、翁春林)

作为非洲大陆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南非成为众多淘金者的目的地。据南非出入境部门的统计,在南非的华人大约有30万,还不包括一些从周边国家偷渡来的打工者。那么,这些华人的生存状态如何?他们有没有融入当地社会?在这里,我们选取3位事业有成的中国人,从不同角度描述他们的真实生活。

“夹心饼干”迈克尔•李 :我到底该算哪国人?

“我从小在开普敦长大,当地人认为我是华人,我在台湾的朋友却认为我是外国人,那我到底是哪国人?”说起自己的身份,在南非长大的台湾人迈克尔•李(Michael Lee)显得很迷茫。这也是很多在海外长大的“第二代移民”所面临的心理归属问题。

迈克尔•李1987年出生,3岁半便随家人从台湾移民到南非开普敦,那时候南非尚未废除种族隔离政策,迈克尔从小就在白人学校里接受传统的英式教育,高中就读于一所私立男子学校,直到考入开普敦大学,才有机会接触到女孩子和黑人同学。在这期间,他周末还到华语学校补习中文,平时也和家人用中文交流,他可以说很流利的中文,也看得懂中文报纸和网页。

“除了写的汉字歪歪扭扭比较难看,我和其他台湾小孩没什么不同。但由于从小受的教育,我的行为方式可能更接近南非白人。我想我心理上应该属于一半南非人,一半华人。”迈克尔如此描述自己的“类别”,并在纸上认真写下自己的中文名字“李俊良”。迈克尔说,当他接触南非人时,尽量会用南非人的行为方式处理问题,比如去酒吧或咖啡厅时,通常都是AA制,甚至会明细到几分钱;当他接触华人时,又尽量会使用华人的方式,大家轮流请客,相对来说,他更喜欢华人的这种豪放。

在南非,种族仍是一个敏感但又无法回避的问题。“香蕉人”(黄皮肤+受白人教育)迈克尔也会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比如去某些政府部门办事,偶然会遇到态度恶劣的员工,有一次对方竟然对他说:“你如果嫌我们南非的服务不好,干嘛不回到你们中国去?”迈克尔对他说:“我从小是在南非长大,我是南非公民,现在我是跟你就事论事,请你不要用种族问题来攻击我,否则我会向你的上级投诉。”之后,对方的态度就好了很多。

1999年,12岁的迈克尔曾和家人移民到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市,但由于不习惯那里的气候,找工作也很难,他们全家在一年之后又搬回了南非。

2009年,迈克尔从开普敦大学机械电子专业毕业,现在在开普敦码头帮父亲做事,有时候也在自家开的家庭旅馆帮忙。但是,有南非和台湾两本护照的迈克尔已经决定在今年晚些时候回台湾服兵役,因为台湾有强制性的兵役制度,45岁以下的台湾男性如果想在台湾长时间居住,就必须服兵役(现在应该是一年左右,海外的台湾人如果不想服兵役,在台湾居住满3个月必须离境一次)。

迈克尔说,他要在服兵役这段时间,看看自己能否适应台湾的环境,最好在服完兵役后,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如果无法融入台湾生活,他还会选择回南非。

山东大汉范大伟:从医生到成功商人

目前的南非,如同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造就了大量百万富翁,山东大汉范大伟就是其中之一,他也是南非华商的一个代表:他从国内一名让人羡慕的医生,变成了南非一穷二白的打工仔,然后又通过努力,成了今天拥有三家店铺、数百万身价的大老板。

范大伟1959年出生于山东潍坊,之后在青岛长大,1999年来南非之前,曾在青岛市人民医院当过8年医生,拥有让人羡慕的职业。在医院任职期间,他曾前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学习或旅游,1999年经朋友介绍来南非考察,看看有没有什么商业机会。“结果,一下飞机我就决定留在这里,开个华人诊所之类的,这里的气候环境真是太好了!”范大伟如此回忆当初的决定。他回忆说,那时候的南非刚刚结束白人统治不久,社会治安相当好,经济也正在迅速复苏,一定有很多商业机会。

没有资金、英语不通的范大伟当然也没办法马上开始做生意,而是放下架子到朋友开的餐厅里打工。在接近一年时间里,服务员、调酒师、厨师,他全都做过,英语水平也有所提高。看到身边的朋友一个个开起店铺,开着宝马奔驰来吃饭,到了不惑之年的范大伟受刺激不小,决定离开薪水不错的餐厅“单飞”。

辞职后,因为资金不够,他开始了“跑货”生涯,也就是华人圈子里常说的“搬砖头”。那时候,南非还没有出现类似“中国城”、“百家”、“香港城”之类的批发市场,中国人的货柜到达南非后,就需要有人推销到当地黑人、白人及印度人开的店铺中。那时的范大伟,每天一睁眼就要开车到周边小镇,将样品带给店主们看。双方谈妥价格后,次日他再从华人批发商手中拿货,送到这些店铺中,以赚取差价。不到一年,范大伟便利用“搬砖头”赚到了在南非的第一桶金,虽然只有几万兰特,但也足够开自己的店铺了。

他将自己的第一个店铺选在了治安较差的市区里面。1994年前,约翰内斯堡完全是一座“白人城市”,黑人只能白天在这里打工,下午下班后必须离开,否则白人警察可以开枪将其射杀;1994年后,大量黑人涌入约堡淘金,但同时也带来了抢劫、盗窃等犯罪问题,大批白人商家搬离约堡市区。这也让范大伟以很低的价格盘下了一家店铺,开始从事批发零售帽子的生意,由于质优价廉,他在2005年又在开普敦开了另外两家店铺。此时的范大伟,已经由一穷二白的打工仔,变成了南非身价数百万的成功商人。

对于华人在南非的经商经历,范大伟用“富贵险中求”五个字来概括。他的好友、《华侨新闻报》创办人冯荣生于2007年5月遭抢劫,在与入室歹徒搏斗过程中不幸中弹身亡;而他自己也有一次在马路上被砸碎车玻璃抢劫的经历,与两名歹徒搏斗时手指骨折……“但不可否认,南非的经商环境要比国内宽松,在这里仍然有很多的发财机会。”范大伟说,他已经把南非当成了第二故乡,下半生恐怕都会在这里度过。

福建人翁春林:我不想让祖国蒙羞

借了高利贷偷渡到南非的福建福清籍侨胞翁春林(化名),曾是南非无合法身份华人中的一员,现在已通过自己的奋斗,开起了两家店铺,娶了一位黑人妻子,成功拿到了南非PR(永久居留),不仅还清了高利贷,还过上了令当地人羡慕的中产生活。

2003年高中毕业后,翁春林到老家一家公司当保安,月薪800元人民币。后来经不起周围朋友的鼓动,想着出国赚大钱。在借了几万元的高利贷后,2003年下半年,小翁在“蛇头”安排下飞到了南非的“国中之国”莱索托,几天后,在夜幕掩护下,藏在“蛇头”安排好的汽车后备箱里,从陆路成功偷渡到了南非境内。

来到南非后,小翁就在约堡帮华人看店,“那段时间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十几个人挤一个房间,四五个人睡床,其余的打地铺,屋子里臭得要命,晚上不敢翻身,生怕一翻身就把别人吵醒了……”回忆起刚来南非时的生活,翁春林至今唏嘘不已。一年多后,小翁有了一些积蓄,把高利贷还清了,手头上还有一些富余。左思右想,他一咬牙,瞒着家里人,在南非又通过老乡借了6万兰特(1美元约合7兰特)的高利贷,买了一辆二手小货车,到东开普省的乡下开起了服装店。

开店后的小翁开始考虑自己的身份问题。他说:“人家是饱暖思淫逸,我是饱暖思耻辱。偷渡来南非后,我一直琢磨着不能老拿“难民纸”,一定要把身份合法化。”原来,刚到约堡打工时,小林有天碰到移民局大检查,他侥幸逃脱,一名朋友却被抓住后遣返回国。此后,由于不是合法入境而无法办理工作证,小林和几名老乡办理了“难民纸”。

“难民纸”全称叫“难民申请纸”,是南非移民局用来统计津巴布韦等邻国难民的,在核实身份后颁发给他们“难民证”,让他们在南非合法工作和生活。由于1998年中南建交后,南非与中国互不承认难民,因此,一些所谓的“中国难民”手中拿的只是“难民申请纸”,每隔两三个月都要到移民局重新申请难民身份。有了这种“难民纸”,可以应付移民局、警察局等部门的检查,因此不少没有身份的中国人都拿这种“难民纸”。

“每次到移民局申请难民纸,对我来说都是一种侮辱。因为经常去移民局排队,那里的工作人员有的都认识我了。有一次,一名工作人员指着队伍里瘦骨嶙峋的津巴布韦人对我说,你看,他才是真正的难民,你们中国人都是来做生意的,你觉得你是难民吗?我当时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我没什么文化,却真的感到给我们国家抹了黑。”回忆起这段经历,翁春林仍是痛苦不堪,由于没有合法身份,已经赚了不少钱的他也没办法回国探亲。

小翁开始向律师求救,律师询问具体情况后,建议他找个当地人结婚;而此时,小翁与店里一名勤劳美丽的黑人姑娘也已日久生情。几个月后,小翁与这位黑人姑娘在她家人朋友簇拥下喜结连理。之后,律师开始帮小翁申请PR。移民官在证实小翁确实与南非当地人结婚,且给当地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后,最终决定给予他永久居留身份。

2006年底,拿到南非身份证(拥有PR后便可获得非公民身份证)的小翁泪流满面,彻夜未眠。此时的他已经通过努力过上了中产生活:买了一座带游泳池的别墅,开的是新款的凌志,服装店也连锁到了3家,每家店铺每月都能给他带来1万多兰特的纯收入。接着,他毅然做出了一个决定:关闭所有店铺两个月,带着黑人妻子回中国给父母磕头!

2011年1月20日星期四

治安差,南非警察局也雇保安


警察被批反应迟缓 保安执勤认真负责
治安差,南非警察局也雇保安

(发表于《环球时报》2011年1月19日第9版)
本报驻南非特约记者 王晓鹏

“宁信保安,不信警察”是南非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在治安最恶劣的约翰内斯堡,很多大公司都雇专业保安来保证安全;政府部门包括警察局、法院,也都纷纷雇保安;很多商人、明星出门均要保镖随行。保安成了约翰内斯堡最吃香的职业之一。

保安口碑好于警察
据报道,南非的治安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处于失控边缘,平均每天有50人死于谋杀。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的犯罪率位居世界前列,被称为“世界犯罪之都”、“强奸之城”。在约翰内斯堡,真警察参与抢劫绝不是偶发事件,这导致民众对警察不信任。在很多危险情况下,保安能在5分钟内到达现场,而警察却一般要在半小时、一小时后才到现场,有时候甚至根本不会去现场。
祖籍浙江、在约翰内斯堡做生意的华人张先生,有过数次被抢劫的经历,他表示,第一次被抢劫后一个多小时才盼到警察。之后就在家里安装了保安公司的报警装置,每月交六七百兰特(1兰特约合0.9元人民币)的服务费,贵是贵了点,但事实证明物有所值。第二次遇到抢劫时,保安迅速赶到现场与劫匪展开枪战,把抢劫未遂的劫匪给吓跑了,警察却在20多分钟后才赶到现场。因此,很多南非人在抢劫发生后都是先向保安公司打电话求救,然后再报警。
2010年8月,约翰内斯堡近郊的Lenasia地区发生过一起抢劫案,三名歹徒抢劫后遇到闻讯赶来的两名保安,这两名保安是亲兄弟,在交火中弟弟被当场打死;哥哥被打伤后英勇还击,当场击毙两名劫匪、击伤另一名劫匪。

保安比警察多
2009年南非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为27%左右,很多人为找工作都去当保安。保安虽然风险较高,但工资也相对高。
2010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南非共有警察(含预备役警察)25万余人,而注册保安却多达107万余人,是警察总数的4倍多,具有合法枪证的保安约60万,约翰内斯堡地区的保安总数约62万。大型保安公司如ADT等,挑选保安的标准十分严格。据ADT的区域经理麦克介绍,雇用保安的第一步是要向南非警方确认其有无犯罪记录,然后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由于受过专业训练的保安装备精良、反应敏捷,不仅大公司流行雇保安,就连政府部门包括警察局、法院,都要雇专业保安。
2009年3月,南非国家安全部部长穆塞索瓦面对议员质询时坦承,南非各政府部门每年要花费1.21亿兰特雇用15家保安公司的专业保安;在全国1000多家警察局中,很多治安恶劣地区的警察局也都雇用了保安,这是为保证枪支、设备的安全,也是为确保警察“更专注地对付歹徒”。
保安的薪水按照级别的不同,从每月两三千兰特到数万兰特不等。此外,大型保安公司都给保安上医疗保险和意外保险。据了解,在约翰内斯堡雇一名配枪保安的费用为每月两万到3万兰特。薪水最高的则是私人贴身保镖,国际大牌明星来南非演出,一般都会雇用这样的保镖。南非政府也会给外国部长级以上政要提供贴身保镖,费用由政府买单,据说这种保镖价格不菲,每月花费为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兰特。
世界杯前,津巴布韦某部长曾来约翰内斯堡密会情妇,结果不幸遭到歹徒武装抢劫,警方没抓到劫匪。警方负责人面对媒体指责竟表示,该部长之所以会被抢劫,是因为他没有按规定向南非政府申请配备免费贴身保镖。

华人涉足保安业
目前,在南非的华人总数估计已超过50万,多数集中在约翰内斯堡及其近郊。因为喜欢使用现金、语言不通等因素,华人成为南非劫匪的头号目标。
  看到保安业的潜在利润,为保证南非华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南非目前共出现了两家华人开办的保安公司,服务对象均为约翰内斯堡华人。▲

2011年1月16日星期日

学英语的故事之一:决心学英语只为骂人

学英语的故事之一:

上大学那时候,有一阵特别喜欢看新东方所谓的“励志故事”,因此,还记得俞敏洪说的“在失望中寻找希望”之类的屁话。实际上,残酷的现实证明,老俞只说了前半截,后半截应该是:“但找到的往往都是绝望”。

决心学英语只为骂人

话说这几天没更新博客,昨天跟朋友交替着开了14个小时的车,从约翰内斯堡开到了开普敦。开普敦治安就是好,大家都敢于在大街上走,不跟约堡似的,随时随地都会被抢劫。环球时报的一名编辑问我,为什么开普敦治安就比较好。其实原因也不难理解:1994年南非黑人上台后,大量黑人涌入非洲经济中心约翰内斯堡淘金,但既没文化又没特殊技能的黑人寻找到的基本都是绝望,于是很多找不到工作的黑人便开始又偷又抢,导致约堡从“非洲小巴黎”,迅速变成了“非洲的坟场”(他们前任公安部长自己说的)。开普敦则不同,这里白人和杂色人占多数,白人政党DA执政,警察反应能力快,治安较好,黑人宁可跑到约堡抢劫——反正在约堡,警察基本都是摆设。

言归正传。刚才上网后发现,很多网友在看了我之前的博客中的预告,都想知道我出国后是怎么从听不懂英语,变成现在随时可以跟黑人对骂如流的。那我就赶紧抽空写写吧!需要说明的是,我写这篇博文是给普通大众看的,不是给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所谓的砖家看的。很久前,我博文中的一句英语有点语法错误,就被一些砖家抓住不放,可恶心了。众所周知,很多所谓的博士专家等都是弱智+250,我认识的一个在南非留学的博士还信上帝,据说要把一切奉献给上帝。他们也就跟中国人较较真,真让他们跟老外较真,恐怕还不如我这个半瓶子咣当的。

出国之前,我英语很烂,但相对来说智商还算可以。大学四年中,前两年英语公共课考试基本靠考前突击,竟然还都过了。大四时实在没办法,因为没有过四级就不给学位证书啊,考试前到“燕园博雅”(后来济南分部好像破产后卷钱跑了)上了一个月补习班,然后就考了67分,呵呵。

在报社工作两年后出国,英语早都忘干净了。在南非航空公司的航班上,人家黑妞服务员问我想吃啥喝啥都听不懂。更郁闷的是,我们学校里基本学的是美式英语,有的单词发音还不一样。因为当了英国很多年的殖民地,现在也还是英联邦国家,南非人的英语是英式英语,但发音等又略微不同。譬如牛奶Milk一词,很多南非人发音成“木克”,我在飞机上根本听不懂啊,于是问人家什么是“木克”,后来黑妞拿来一盒牛奶,告诉我这个就叫“木克”,坐在边上的老外老瞥我,弄得我跟个白痴一样。

刚来到南非,一开始是在《华侨新闻报》当编辑、记者,英语还是听不懂啊,于是开始当鸵鸟。那时候,见了老外只敢说最基本的“Hello”“How are you”等基本的词句,然后就开始不懂装懂地听人家在那里讲,再然后很有礼貌地笑着点头。最恶心的是,有次出去采访,领事馆的国庆招待会之类,邀请的南非官员致辞,只听懂了开头的“女士们先生们”和最后的“Thank you”。

回到报社写稿,当天版面太多、稿子不够,主编让我把这名官员的致辞内容写上充数。我压根没听懂,又不敢说,然后偷偷打电话给另一家报社的记者。结果,他说他也没听懂,估计他英语也比我好不到哪里去。然后他找出之前一年的旧稿子,让我照着编编,说反正总之都差不多。没辙,只好照着编。但事后,我觉得自己太TM恶心了,并且愈发觉得自己恶心。

后来发现,其实我的英语还不是报社里最烂的。之前有名编辑,想要一个白人的传真号码,结果打电话时说成了:“I want your sex.”(他是想说“I want your fax”,正确说法是“Can you give me your fax No. please ?”)对方是个女人,后来打电话给报社总编投诉,并说要起诉该编辑性骚扰。还有一次,一名同事将“To Let”(房屋出租的意思)理解成了Toilet,结果停车指着牌子问人家厕所在哪里。

不久后,我遇到了一件更恶心的事情。有一次我打南非电信Telkom的客服电话,等了整整58分钟之后才接通(我至今都非常清晰地记着是58分钟!),客服接电话后让我报本机电话号码,其中有个号码是3,我说three,对方可能听不懂我的发音,反复问我是什么。我说three,对方还是听不懂,那时候我态度可能也不是很好(听了58分钟音乐,态度能好到哪里去),然后客服就把电话给扣了。

FXXK!没天理了!让我等了一小时,还扣我电话!我要投诉这个死客服!等了20多分钟后,终于再次有人接听了。我说我要找你们经理,对方说经理不在,有事跟我说就行。我说我要投诉上个客服,然后用我超级烂的英语说了个大概。然后她说,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你能不能找个会说英语的人翻译给我听。我感到受到了很大的侮辱,感觉被人吐了一脸痰,自己将电话给撂了。

那天下午,我在办公室呆坐了半个多小时,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转;心里面有股恶气发泄不出来,想要剖腹的念头都有了。要知道,出国前基本都是我写稿子批评别人,还从来没有人敢用这种态度对待我!“我一定要Telkom付出代价!”最后我这么自我安慰。事实上,前一阵我也的确这么做了,还成功了,这个是后话。

于是,学好英语维护自己的权利,准备随时骂这些烂人,这成了我学英语的唯一动力!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与非洲人打交道 “Brother”常挂嘴边


与非洲人打交道 “Brother”常挂嘴边

本刊南非特约记者 王晓鹏

(本文发表于2011年1月期的《非洲》杂志“如何跟各色非洲人打交道”系列,是与其他作者合写)

非洲很多国家,因为历史上曾长期被英国、荷兰等西方国家的白人统治过,受英式文化的影响较为深刻,因此,有人将非洲国家的社交礼仪用“黑白分明、英式为主”来概括,这也是比较恰当的。

注意基本礼节,打招呼握手均有讲究

非洲人民,包括白人和黑人,都十分注重见面礼,在公共社交场合,也流行着诸如握手、拥抱等礼节,但有些地方又有所不同。西非的一些部族,在见面时,用手掌拍打前胸,表示问好。中非的一些部族见面时是先鞠躬、后鼓掌,同时互相祝福;在途中相遇,青年人要举手示意问候,老年人则脱帽点头;多日不见的老朋友,相逢之时会象征性地拥抱并问候。

在南部非洲的几个国家,打招呼的普遍方式是,举起右手、手掌向着对方,意思是“我手里没有拿石头”,这是友好的象征。值得注意的是,打招呼时要注意千万不要使用左手。

在南部非洲的几个国家,握手时如果有气无力,会被认为不礼貌。黑人朋友们认为握手有气无力,是没诚心的表现,而用力握手则是善意的表现。握手方式也颇有讲究,对尊敬的人,要先用左手握住右手的手腕,然后用右手与对方相握。如果是特别亲热的人,则要先握一下他的手掌,然后再握对方的拇指,最后还要紧紧握一下他的手。

除去以上礼节,还要注意相互问候时对于对方的称谓。例如在南非,要称年纪与自己相仿或稍小的男性为“Brother”(兄弟),以示亲昵;称呼年纪较大的人为“爸爸”;称呼成年女性,不管对方有无结婚,则可统一尊称为“妈妈”。

与生意人打交道,说话不要绕圈子

在南非,随着“黑人经济振兴法案”(简称BEE法案)的实施,越来越多的黑人跻身“黑钻石”阶层,在经济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生意场上,与白人打交道时要遵循西方普遍的礼仪交往方式,和黑人兄弟打交道则会更加有趣。

在非洲做生意,除去要注意上述的握手、称谓等礼节外,还要注意时间观念。有的生意人时间观念较强,但还有一些人用“非洲时间”来处理问题,往往会让对方多等上半小时或一小时,“别紧张,这里是非洲”,是一些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因此,与他们打交道时,除去提前预约好见面的时间外,最好要在见面前一天或当天打电话再次确认见面时间。

南非多数商人比较保守,他们一般都需要在拜访之前先预约,见面时最好穿西装。许多生意是在私人俱乐部或对方家中做成的,他们做生意时一般不喜欢绕圈子,也不会了解一些中国人在生意场上用的过份细腻的手段,因此,想说的话就大胆直率地说出来就好了。

与非洲人谈生意,他们的普遍心理是:“做生意一定要有至少百分之多少的利润,如果没达到这么高的利润,我干嘛还要做这种生意?”譬如,如果你想给某家公司供货,他们会在供货底价的基础上加上百分之多少的利润,然后与其它同类商品相比较,再考虑用不用你的产品。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会懂得中国人常用的“薄利多销”手段,而是每件商品都要算上自己的具体利润。如果生意谈成了,他们普遍都接受先付定金,发货时再付一部分,货到之后付全余额的“三步走”付款方式。

另外,一些来自小公司的生意人,很多人由于历史因素而没机会接受良好教育,例如南非1994年才废除种族隔离政策,很多出生于七十、八十年代初的生意人,根本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导致了很多人不善长数学。因此,在跟他们打交道时,有必要时可帮他们计算出利润,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以增加促成生意的可能性。

与邻里相处,要尊重其风俗习惯

所谓“入乡随俗”。到了非洲,也要用非洲人的习惯待人接物,这样才能融入到当地社会。南非黑人非常敬仰自己的祖先,特别忌讳外人对自己的祖先言行失敬。另外,要十分注意别人的信仰,非洲人多信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基督教徒比较忌讳数字13和星期五,而在宴请伊斯兰教徒的邻里好友时,则要十分注意对方的饮食。

在与邻里交往时,也要先看对方是白人还是黑人,白人办事比较认真、较真,而黑人则比较随和。如果与白人邻居出现纠纷,可投诉到物业等部门或找律师处理;而如果邻居是黑人,要先让对方感觉到你很尊重他,这样才会坐下来解决问题。譬如遇到有的邻居周末开Party吵闹到很晚,你可以上门告诉他实在太晚了,但一定要“请”字当先,并且要显得很尊重对方。最好不要向物业管理处直接投诉,否则对方认为你不尊重甚至歧视他。

另外,要尊重邻居们的饮食习惯。用咖啡待客是比较普遍的礼节,但饮食则根据种族而有所不同。南非当地白人平日以吃西餐为主,经常吃牛肉、鸡肉、鸡蛋和面包,爱喝咖啡与红茶。黑人则喜欢吃牛肉、羊肉,主食是玉米、薯类、豆类,爱吃熟食。“粑粑粉”是黑人朋友最喜爱的面食,是使用白玉米捣碎加工而成的,他们吃饭时一般直接用手抓饭,和着肉菜等放入口中。对于客人来说,记住不要把饭菜撒在地上,这是主人所忌讳的。当主人送上刚挤出的牛奶或羊奶,有时是自制的啤酒,客人一定要多喝,最好是一饮而尽。

如果到黑人邻居家里做客,吃饭期间有的话题最好不要轻易提及。比如不要讨论白人问题,不要非议黑人的古老习惯,不要评论黑人部族间的关系或矛盾。最注意的一点是,不要特地去祝贺你的邻居生了男孩。吃完饭后,长者未离席时,晚辈要静坐等候;子女离席时,要向父母致谢;客人则应等主人吃完后一道离开。

2011年1月7日星期五

黑白南非 心墙犹在







黑白南非 心墙犹在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01月07日
(本文发表于2011年1月7日出版的《南方人物周刊》)

  当前政府扶植黑人的政策,让“黑与白”在南非颠倒了一个个儿,黑白矛盾更加激化

  本刊特约撰稿 王晓鹏 发自南非

  在南非4900多万人口中,有大约9%是白种人。而在447万白种人中,又有约10%生活在贫困线之下。1994年前曾高高在上的白人,部分竟沦为无家可归者,他们在一些公园中搭建违章建筑,过着与贫穷黑人相同的底层生活。

社会巨变导致“黑白颠倒”

  约翰内斯堡近郊有座卫星城叫克鲁格斯多普,这里以斯德克方丹岩洞著称,珍藏着古人类生活佐证,被称为“人类文明摇篮”。2010年世界杯举办期间,这座城市却以另一种方式闻名世界:路透社著名摄影师芬巴尔•奥雷利的“南非白人贫民窟”系列作品,让全世界了解到在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部分南非白人的悲惨生活。

  2010年12月中旬的一个上午,克鲁格斯多普加冕公园。公园草地上,有成群的黑人在烧烤、野餐,孩子们则在踢足球。笔者停车问路时,黑人青年库鲁指着公园一角的拖车和破铁皮棚子,用不屑的口气说,“那些穷白人就在那儿”,然后补充道:“其实在南非,无家可归者多数还是黑人。”他叔叔则说:“中国朋友,如果你知道1994年前,他们白人对我们黑人做过什么,你就不会再去采访和可怜那些白人!”

  在公园西南角,通往贫民窟的两条路已经被摆上了废旧轮胎,将其隔离成一个小村落。2010世界杯前,政府部门曾通过断水断电等方式试图强拆该贫民窟,然后将整座公园改造成“球迷公园”。不料,这引发了255位白人村民的誓死抵抗,他们将道路用旧轮胎封闭,并表示要用流血方式抵制强拆。最后,政府的行动不了了之。

  贫民窟的“新闻发言人”艾琳和她10岁的儿子雷蒙德正在照看村子里的幼儿。艾琳之所以被选举为“新闻发言人”,是因为摄影师奥雷利的作品发表后,不少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来此采访,一些“村民”只会说阿菲利康语(南非荷兰语),另一些白人则羞于将悲惨生活告诉媒体。因此,受过较好教育的艾琳成了“发言人”。

  这座贫民窟形成于6年前,当时只有不到10名无家可归的白人在此搭建帐篷生活。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白人失业,贫民窟规模迅速扩大。目前,他们用“加冕公园村”来称呼所在地,共有村民255人。多数人没工作,靠打零工和路边乞讨为生,有孩子的村民可获得每个孩子每月250兰特的“政府教育补助金”。

  当前政府扶植黑人的政策,也让“黑与白”在南非颠倒了一个个儿,黑白矛盾更加激化。1999年,南非政府开始推行“公平就业法”、“黑人经济振兴法案”等,黑人开始逐渐担任政府和大中型企业要职,很多公司担心遭到政府部门制裁,宣布只招收黑人和杂色人。稍微受过教育的黑人,都能比较容易地找到工作。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白人开始失业,而在1994年之前,白人失业率基本为零。在这种背景下,黑人认为受了几十年的欺凌,现在享受优先就业待遇理所当然;而白人对黑人的仇恨有增无减,认为是黑人抢走了他们的工作机会。

“种族和解”几乎变成空谈

  自1910年南非联邦成立,种族隔离政策逐步实施;1948年,在世界各地黑人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之时,南非却正式宣布施行严厉的种族隔离制度;直到1994年曼德拉领导的黑人政党上台执政,南非才彻底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

  在这80多年历史上,整个南非社会按肤色划分为白人、亚洲人、杂色人(混血人)、黑人4个等级,最底层的黑人被安排到专属的聚居区,白天可以到城里打工,下午5点后必须乘专用巴士离开。晚上8点后全城戒严,如果警察发现城里有黑人,可直接开枪将其射杀。“开车压死小狗要赔钱,压死黑人没事”,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这期间,黑人组建了“非洲国民大会党”(简称“ANC”)等地下政党,领导了各种抵抗运动,无数党员和平民遭杀害。最著名的“索韦陀事件”发生于1976年7月16日,黑人城镇索韦陀爆发了反对在学校中强制使用阿菲利康语教学的游行,600多人遭当局屠杀。

  1991年,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与制裁,末代白人总统德克勒克宣布逐渐撤销之前的种族隔离法案。1993年,德克勒克与坐了27年牢的曼德拉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南非举行首次民主大选,曼德拉成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德克勒克与姆贝基任副总统,组建联合政府。

  1995年,黑人大主教图图建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试图消弭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矛盾,“和解”变成了当时的关键词。但是,经历了80年种族隔离后,“和解”变得异常沉重。1996年,德克勒克带领白人政党国民党退出联合政府。次年,被认为是“白人叛徒”的德克勒克,被迫卸下国民党主席职务。1998年,真相与和解委员会解散,次年,曼德拉总统隐退。

  2006年10月31日,德克勒克的前任、被称为“大鳄鱼”的南非前总统博塔逝世,他是种族隔离法案最有力的推行者,到死都认为种族隔离政策是正确的,并对自己担任总统时的表现“没有任何遗憾”。他在1989年中风下台到2006年逝世期间,仍然反对新政府改革、多次拒绝政府部门传唤,将“和解”两字撇到九霄云外。

  领导阶层尚且如此,普通民众更难做到真正“和解”。

  “那些黑人甚至不知道如何启动电脑,就能到政府部门任职,我们白人却被统统赶了出来!越来越多的黑人进入政府,就更没人帮助我们白人了!”60岁的女性村民安•卢克斯如此说道。比其他村民幸运的是,安虽然是被某大型企业强制退休的,却还能每月领到3000兰特(约2700人民币)的最低退休金。3000兰特,在约堡可以租到一套小型公寓,但她的两个女儿和她们的丈夫却都无法找到工作,一家老小12口,现在只能搬到这座贫民窟生活,每月收入4000兰特:3000兰特退休金,外加4个孩子每人每月250兰特的“政府教育补助金”。

平等教育与工作是关键

  克鲁格斯多普加冕公园白人贫民窟,只是南非众多白人贫民窟中的一个。在约翰内斯堡其他地区以及首都比勒陀利亚附近,还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自种族隔离制度被废除十多年来,南非出现过两次白人移民浪潮。一次发生在1994年前后,主要是一些前政府官员等担心黑人上台后“反攻倒算”;另一次发生在2003年前后,“黑人经济振兴法案”实施得如火如荼,大批有技术、高学历的白人或失业、或无法升职而选择移民。目前在南非,白人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司骨干,有着高收入,不愿从零开始;另一类既无特殊技能又没钱,没有能力离开南非。不管是哪一类白人,他们的生活水准都在日益下降,甚至最终无家可归。

  与此同时,黑人也在抱怨政府改革缓慢,下层贫苦黑人无法迅速分到土地和财产。近年来,南非发生过无数起黑人不满土地改革而抢劫杀害白人农场主的案例。南非农场主协会公布的数字称,从1994年到2010年,共有3000多名白人农场主遭谋杀。与部分黑人武力抢占土地不同,一些不白人极端组织想揭竿而起,推翻黑人统治。世界杯前后,南非政府宣布成功击败了数起意图颠覆政府的图谋,并收缴了大批军火。

  在克鲁格斯多普加冕公园,除了玩耍的孩子,仇恨几乎写在每个成年人脸上。马瑞达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丈夫因重病刚出院,两人都没工作,住在简陋的窝棚内,仅依靠俩孩子每月500兰特的“教育补助金”生活。“如果给我一杆枪,我会毫不犹豫地参加战斗,让白人重新统治南非!”这位母亲用开玩笑的口吻告诉记者,她的丈夫则在一旁拼命点头。

  除去仇恨,“Not Fair”(不公平)几乎挂在每个村民嘴边。“我们白人在1994年把权力移交黑人,是希望建立一个真正的“彩虹之国”,让所有南非公民都平等地受教育和工作。但黑人上台后,却不给我们白人同等的机会,施行专门歧视白人的新种族歧视政策。他们只有给所有南非公民均等的受教育和工作机会,黑人与白人之间才可能真正消除仇恨,“彩虹之国”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加冕公园“新闻发言人”艾琳如此评价。


图片说明:

图1:在白人贫民窟外,有很多黑人正在烧烤、野餐,这在1994年前,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图2:贫民窟村民马瑞达8岁的儿子正在劈柴,他爸爸刚刚出院,仅8岁的他不得不早早肩负起生活重担;

图3:找不到工作的白人邻居们,无聊时串门聊几句天以打发时间;

图4:贫民窟里目前没有电,只有水。村民要想做饭,只能用小型发电机发电,或者用柴火烧饭;

图5:贫民窟的“新闻发言人”艾琳和她10岁的儿子雷蒙德;

图6:艾琳的邻居查理*罗伯特急需入院手术,但政府公立医院里的黑人医生却拒绝让他住院。

2011年1月3日星期一

跟保险公司吵架,每月竟少缴300块保费!

在南非啥事都“好商量”
跟保险公司吵架,每月竟少缴300块保费!

好几天没更新博客了,不少网友或留言或发短消息问候我。今天正好碰上一件新鲜事,赶紧更新一下博客,向大家汇报一下最近的遭遇,并祝大家2011光棍年元旦快乐!

做客网易微博 骂了一个垃圾网友

元旦前一天,受邀做客网易微博,给大家讲讲移民南非的事情。这是网易微博搞的一系列活动,就是从世界各地邀请网友们来做客,给大家谈谈移民的事情,以及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等。地址是http://t.163.com/zt/vgoRSA ,大家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去看看。

未料,起初一切都很正常;没多久一个网友竟然跟我说:“你这么忽悠大家去南非留学,学生的安全你敢负责么?”Shit,这神马东西啊。我就是受网易美女编辑的邀请来给大家解答一些基本的移民知识,从没有一句话是给人推荐学校的。再者,治安是南非警方负责的范畴,有问题找警察叔叔,不知这位网友他妈在他小时候有没有教过他。南非有30多万华人,自身安全是要靠自己多加小心的,譬如不该去的黑人区不要去凑热闹等等。让我负责留学生的安全,我负责得了么?这叫什么逻辑?

于是我回复说,中国倒是安全,但你敢保证中国人在中国都是安全的么?然后他就转移话题,说什么我应该多介绍南非的治安等等。可是之前,我介绍南非情况的时候,一直在说南非约翰内斯堡的治安不好,而开普敦等城市治安相对较好。我完全是介绍过的,这个2B就是想在无理的情况下乱搅合。

更恶心的是,他看到了我回答其他网友我哪个大学毕业的问题,我是山东师范大学新闻系毕业的。结果被这个烂人拿来说事,说你一个山师大毕业的,没资格来说我之类。我说,我没告诉你,我还是南非金山大学毕业的来着!然后,网易的美女编辑就从QQ告诉我把他直接拉黑名单。我确实是金山大学毕业的,没有学历造假,也没有忽悠大家,只不过是语言学院毕业的,还有正规的毕业证书来着。以后我还会给大家讲讲我学英语的经历,从基本听不懂到现在的对骂如流。

其实跟网友交流是件很好玩的事情,就是不小心被这只脑袋进屎的苍蝇给恶心了一下。不过这个世界充满了2B和SB,神马都是浮云,将当他连浮云都不是,所以也就无所谓了。

跟保险公司吵架,每月少缴300块!

再说到今天碰到的新鲜事。今天一早就给保险公司打电话来着。原因是他们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把奔驰车的保险从每月686兰特,直接涨到863.78兰特(折合780多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卫星追踪的费用。

我打去保险公司问,保险公司的人竟然说,保费提高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我说,车不是房子,它的总价值在每年减少,保费怎么可能提高,并且提得这么高??她说,那是因为你之前出过事故。

靠,她说的这次事故跟我上次写的事故是两码事,上次是开着破车撞了人家,结果两年后接到传票,已经基本解决了。这次是很久之前开车被人从后面追尾,把我撞到了前面的卡车上,保险公司找的奔驰指定修理厂一共花了14万多才修好,我自己预垫了5%大约7000多兰特的费用,然后这笔费用由保险公司找律师行从肇事方索赔后再还给我。但问题在于,南非办事就是一滩屎,肇事的白人司机(南非的很多白人也都是超级烂人)撒谎说,他只是撞了我车屁股,前面是我自己开到卡车上的。保险公司的指定律师行,至今都在等权威部门的鉴定报告,说一收到报告就起诉肇事司机,估计不知道还要等多久。

不说到这件事还罢,一说到我就马上一肚子火。我说,那次事故我完全没有任何责任,你们现在办事拖拖拉拉,我自己承担的7000多块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要回来,你们不仅不抓紧帮我去要钱,还擅自上涨保费,真是太垃圾了!我说,如果你们不下调保费,我马上就换保险公司,你们就彻底失去我这个客户!

她让我等着别挂电话,然后去找部门经理商量去了。一分钟后,她说,你别生气,我们已经将你的汽车保险费从每月863.78兰特下调到577兰特了,这是我们能办到的给你的最低额度了!我还能说什么,一下子每月少了接近300兰特(270人民币),赶紧接受吧!

挂了电话后,又担心他们反悔,再次打电话确认是从下月1号生效,又让他们把降价之后的新的保险材料寄给我。在南非你要记住,这些人都是大嘴巴,随时可以否认之前说过的话,所以一切都要有证据。譬如之前有中国人买了医疗保险,生病后对方不理赔,说事先没有提前告知保险公司;可他明明打电话通知了,保险公司竟然说要找当时的录音资料,就是拖着不理赔!

好了,说了这么多,意思是虽然南非的一些部门确实很烂,但南非有个好处,那就是“一切都好商量”。譬如你的医疗保险保费、房租等,不满意都可商量着来,这点倒是不错了。但有一点就是见好就收,要不然不仅捡不到便宜,对方还可能矢口否认之前说过的话,到时候只有生气的份了!这也是我的经验之谈。